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2020-12-07 16:30:56   作者:戴武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統籌開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護工作,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近年來,我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選項,推動我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相結合,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讓各族群眾共享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一、提高認識,勇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豐富、拓展和深化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闡明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基本原理的內涵,已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進一步闡明了生態環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對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作出了積極回應。“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系統工程和全局角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這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加快構建源頭嚴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以及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這就教導我們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和思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度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科學施策,勇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忠實踐行者

新疆生態環境極其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近年來,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不斷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向縱深挺進,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向縱深推進。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今年1—9月,自治區1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5.2%,同比增加1.4個百分點。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以來,建成投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11座,實現所有城市、縣市污水處理能力全覆蓋,自治區85個工業集聚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已建設完成83個,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里,新疆被列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好的省份。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已創建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11個,示范面積達24.77萬畝,地膜回收率為76.4%。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齊頭并進,帶動了我區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

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不斷加大。堅持保護優先,全方位呵護自然環境。隨著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的實施,曾經一度干涸的塔里木河尾閭臺特瑪湖已成為南疆第二大湖泊;發端于柯柯牙的阿克蘇荒漠綠化工程書寫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跡;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自然保護區內擠占的生態空間進一步得到清退;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疆各地村莊清潔行動普及率達100%,9180個行政村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目前我區已創建5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1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近年來,自治區頒布或修訂《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自治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自治區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自治區危險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辦法》《自治區輻射污染防治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制定出臺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初步搭建起自治區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四梁八柱”。此外,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實施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改革,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了生態環境治理效能。

三、精準發力,勇做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不懈奮斗者

總體上看,我區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但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持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編制工作。深化環評領域“放管服”改革,繼續實施“兩個清單”,推動環保產業發展。

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烏—昌—石”“奎—獨—烏”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按期完成《自治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10個方面137項工作,開展我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和監督管理工作。加快完成全區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持續推進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排查工作。強化生態保護監管,開展“新疆綠盾2020”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加強有害輻射安全監管。

著力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全面落實《自治區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和《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加快編制完成《自治區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施方案》。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改革,持續推進自治區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引導,推動全民參與。

充分發揮黨建統領作用。牢固樹立管黨治黨意識,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加強作風建設,充分發揮巡視利劍作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為建設美麗新疆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據12月6日新疆日報網)

 

[責任編輯:李春來]
報社簡介領導班子機構設置投稿指南工作動態

塔城地委宣傳部主管 塔城日報社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5120190001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管理系統 新ICP備16000462號
新疆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電話:0991-2384777
塔城新聞網舉報熱線:0901-6229983 0901-6237113 涉未成年人舉報熱線:0901-6237113
未經塔城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 請勿轉載使用或建立鏡像 新聞熱線:0901-6229983
日韩无码嘿咻黑